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備考:太陽高度角與太陽直射點
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備考:太陽高度角與太陽直射點已公布。安徽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整理如下:

“上知天文下知地理”是用來形容人的學識廣博,無所不知。地理,“地理”一詞最早見于中國《易經》。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,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。在公務員常識考查中,地理學知識屢次出現,今天,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地理學中太陽高度角與太陽直射點的相關知識。
太陽高度角簡稱太陽高度,是指太陽光的入射方向與地平面之間的夾角,一天中,正午時太陽高度角最大,影子最短。以我們國家所在的北半球來說,夏天正午太陽高度大,影子短;冬天正午太陽高度小,影子長。
太陽直射點,是地球表面太陽光射入角度(即太陽高度角)為90度的地點,它是地心與日心連線和地球球面的交點。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的地方時為正午12時。
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(如下圖):春分(3月21日前后),太陽直射點在赤道,此后北移,直至夏至(6月22日前后)到北回歸線。此后南移,直至秋分(9月23日左右)到赤道。此后繼續南移,直至冬至(12月22日前后)到南回歸線。此后開始北移,又在3月21日(即春分)回到赤道。如此周而復始回歸運動,周期為365日5時48分46秒,約是365.2422天,稱為一個回歸年。
太陽直射點的季節移動引起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。(如下表)
例1.在黃河入?,下列哪一天白天最長?()
A.植樹節
B.勞動節
C.教師節
D.元旦
解析:本道真題選B。
在北半球,春分到秋分之間,晝長大于夜長,并在夏至日(6月22日前后)白晝達到最長。黃河入?趯儆谖覈,白晝時長在夏至日達到最大。植樹節為3月12日,勞動節為5月1日,教師節為9月10日,元旦為1月1日。勞動節距離夏至日最近。
因此,本題選擇B項。
例2.下列詩句所描述情景出現的時間與圖中標示的時間段,對應正確的是()
A今夜月明人盡望,不知秋思落誰家———④①之間
B半盞屠蘇猶未舉,燈前小草寫桃符———③④之間
C接天蓮葉無窮碧,映日荷花別樣紅———②③之間
D天街小雨潤如酥,草色遙看近卻無———①②之間
解析:本道真題選B。
根據題意,④①②③分別對應的是“春分”、“夏至”、“秋分”和“冬至”。B項詩句出自宋代陸游的《除夜雪》,描述的是春節,處于冬至和春分之間,也就是③④之間。B項正確。
A項:本句出自唐代王建的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》,描寫的是中秋節的景象,中秋節處于秋分和冬至之間,即②③之間,A項錯誤。
C項:本句出自南宋楊萬里的七言絕句《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》,描寫的是夏季景色,應處于夏至和秋分之間,即①②之間,C項錯誤。
D項:本句出自唐代韓愈的《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》,描述的是早春時節,應該在春分和夏至之間,即④①之間,D項錯誤。
點擊分享此信息:
